右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
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
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 B.200只 |
| C.300只 | D.400只 |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 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调查 | B.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 C.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 D.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中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 A.46 | B.23 | C.22(常)+X+Y | D.23(常)+X+Y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成单存在 | B.一个染色体组中无等位基因 |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 |
| D.有性生殖的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肯定为一个染色体组 |
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 B.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 C.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 D.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染色体 |
基因顺序变化 |
| a |
154-326789 |
| b |
123-4789 |
| c |
1654-32789 |
| d |
123-45676789 |
|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
| C.c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