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小香猪“天资聪颖”,略通人性,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棕色(A bb)和白色(aabb)。
(1)若右下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该细胞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最多能产生 ▲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的一只白色雄小香猪,则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 ▲ 。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且雌雄都有,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① ▲ ;
② ▲ 。
(4)已知小香猪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现有两只这样的小香猪,雌猪为隐性纯合体,雄猪为显性纯合体,能否通过预测它们的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来判断该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 。请简要说明理由。 ▲ 。
(16分)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曼利用水绵(一种绿藻),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水绵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细菌在B的分布情况是
原因是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
从C的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
(3)小李同学对在B所观察到的细菌分布情况作出了如下假设:细菌仅仅是被照射在叶绿体上的绿光所吸引,而不是白光。请用C的观测结果来否定上述假设
(4)下列对此实验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B.实验中的两种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
C.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D.实验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的氧气情况 |
(5)如果你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更充分地验证C得到的结论正确,你应收集的数据是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勇199块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下表是某运动员在运动时血液中所含乳酸的浓度变化情况。
时间/分钟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乳酸浓度/(mg/dL) |
5 |
5 |
5 |
38 |
71 |
90 |
82 |
61 |
39 |
35 |
26 |
23 |
20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第分钟时已经明显增强,第
分钟时血液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2)血液中的NaHCO3可与乳酸发生反应,以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呼吸商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O2的分子数之比。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都是糖类,则呼吸商的值为。
(4)与赛前相比,运动员血液中的某些激素的含量在比赛中会发生变化,如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以促进;而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具有作用。
2010年广东冬天显得特别冷,部分地区温度创35年最低。
(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在低温情况下,人体调节方式为调节,能够作用全身组织细胞增加产热的激素是。
(2)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
病。
(3)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
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②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
③c、d处数据说明了。
④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处。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图1图2
(1)由图1判断,缺乏酶①会导致白化病吗?请说明理由。
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2)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苯丙酮尿症属于染色体
性遗传。
(3)若Ⅱ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Ⅱ3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近几年,某著名营养品商家投入超过2000万元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特殊奶粉”资助,该奶粉的特殊之处在于。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①用于实验的材料:
取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用。
②要求所培养的细胞内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海藻糖。
(3)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