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醋可以用于去除水垢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可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喝柠檬汁
D.西瓜汁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人体如果缺少锌,往往会

A.引起贫血 B.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C.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D.引起甲状腺肿大

以下古代诗词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欲渡黄河冰塞穿,将登太行雪满山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以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