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
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摩尔 1摩尔 | B.3.5摩尔 7摩尔 |
C.3.5摩尔 6摩尔 | D.6摩尔 7摩尔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并继续通气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是()
A.浓H2SO4 | B.饱和NaCl溶液 |
C.浓NaOH溶液 | D.Ca(OH)2悬浊液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 |
B.Cl2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足量浓硫酸,收集气体 |
C.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碱石灰后收集气体 |
D.HCl中混有少量Cl2:通入氢气光照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氧化性:Cl2>I2 |
B.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
D.无色溶液C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Cl- |
制备金属氯化物,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得到;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 B.FeCl3 | C.AlCl3 | D.Fe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