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
|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
| B.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
|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 |
下列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
①氢氧化钠②氯化钠③硝酸铵④生石灰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原因是
| A.纸船不是可燃物 | B.纸船没有与氧气接触. |
| C.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 | D.水能灭火 |
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例如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所缺的元素是
| A.锌 | B.碘 | C.钙 | D.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