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方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
C
FeSO4
CuSO4
溶解、加过量铁粉、过滤、蒸发
D
NaCl
KNO3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C.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 > Cu B.Al > Mn C.Mn > Mg D.Mg > Al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 B.CO、CO2
C.CH4、CO、CO2 D.H2、CH4、CO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