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
B.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
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 |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
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
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
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 |
② |
B. |
②③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④ |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
B. |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
C. |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
D. |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 |
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
B. |
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
C. |
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
D. |
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
B. |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 2SO 4═FeSO 4+H 2↑ |
C. |
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
D. |
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