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④重复以上过程2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应将NaOH溶液注入右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中。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4)该滴定操作中③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          ,如何确定终点?                  
(5)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0.00
0.52
25.42
第二次
20.00
4.07
29.17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
(6)如有1mol/L和0.1mol/L的HCl溶液,应用_   _ 的HCl溶液,原因是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人尿分离出来的结晶化合物A,熔点为187~188 ℃。对化合物A做下列实验:
(1)测得A的蒸气密度为8.000 g·L1(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取17.92 g A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8.100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气体质量减轻39.60 g;另取17.92 gA完全分解,可得标准状况下氮气1.120L,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化学式。
(2)又知A和足量6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可以完全水解,1 molA水解生成1 mol B和1 mol C。已知A、B、C三物质分子中均含有一个羧基;B物质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7∶6∶2;C俗名为甘氨酸。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如下图所示六组制取漂白粉的装置,请依据题意回答问题。

(1)有下列几项优缺点: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请对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析,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下列空格内。


优点
缺点
①甲装置


②乙装置


③丙装置


(2)上图所示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请从图A~G各部分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组装成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若用10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总是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5 mol,其原因是(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物损耗,且用无副反应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1硫酸、2 mol·L-1硝酸、2 mol·L-1 NaOH溶液、20% 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