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与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图2、图3是图1中某一结构放大后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图3是图1中结构 (填字母)的放大模式图。
(2)图2中1表示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的神经元________________。图2中4是由下一个神经元的 构成,兴奋不能由4传到2的原因是 。
(3)已知图2中2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4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4)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B,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
(5)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6)若是手指被针刺,在发生缩手反射的稍后,机体还会在 形成痛觉。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l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从进化的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__不同。
(2)下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E依次表示华南虎的、、。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_____________倍。
(3)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下图是某地建立的生态农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2)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废物资源化,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
C.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
D.人占有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其作用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通常有计名计算法和法,其中前者适用于的群落。
(4)在农田中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除去害虫属于信息传递;植物的颜色,形状等,某些植物的花对于传粉昆虫来说属于信息传递。
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泥鳅 |
水蚤 |
小球藻 |
|
乌鱼 |
√ |
||
河蚌 |
√ |
||
泥鳅 |
√ |
√ |
|
水蚤 |
√ |
(1)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它与泥鳅之间存在,所以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2)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乌鱼能从鱼塘获取的能量是_______kJ。
(4)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釆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池塘中_____和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该池塘被严重污染后经若干年形成了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5)油漆和塑料中的多氯联苯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污染物,请用食物链(食物网)描述小球藻吸收该物质后,多氯联苯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
(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II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 (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离子,进而促使细胞内的H+以 __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转录因子进入后,能引起________酶催化 mRNA 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光照。
步骤3:观察__________,并测量两组植株中__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低于,等于)乙组,
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多于,少于,等于)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