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点是
A.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植物的向光性 | B.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
C.顶端优势 | 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 mg/dL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
C.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
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
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
B.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
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 |
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 |
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
B.体液①中含激素、呼吸酶、尿素、CO2 等物质 |
C.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③中发挥作用需穿过9层生物膜 |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