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下列对反射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 |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 C.M代表效应器 | D.S代表感受器 |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 |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生活 |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生命特征 |
C.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 |
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若1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脊髓属于2、吞噬细胞属于3、溶菌酶属于4 |
B.若1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2表示被动运输、3表示主动运输、4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
C.若1表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2是单基因遗传病、3是多基因遗传病、4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D.若1表示核苷酸的组成,2是核糖、3是磷酸、4是含氮碱基 |
下列关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
C.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 |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