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言句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孟子·吿子下》)
【注】①造次:仓促,急迫。②乡:趋向。
(1)在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
(2)为什么孟子会认为现在所谓的“良臣”是古人所谓的“民贼”?请简要分析。

请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写在题后横线上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
“有知虑乎?”曰:“否。”
“多闻识乎?”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①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①訑訑(yí):听别人意见时的不耐烦声音。
通读文段后可知,熟语“ ”即源于此。
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孟子的为政观。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作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谈及意外走红,该教师说:“其实事情真的很简单,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在来得及的时间,愿意的时候,剥离安逸生活,想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触摸世界。”你是否赞同女教师“辞职看世界的选择”?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4月26日凌晨,59岁的诗人汪国真因病不治于北京逝世。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就此消陨,让人叹惋追悼!但许多90后、00后却并不了解他,也不关注他,很多人认为现在这个时代“诗歌已死”,新诗早已无法在这个时代继续其昔日的辉煌。你认同“诗歌已死”的观点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