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苗的绿色( A )对白色( a )为显性,某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将杂合子自交产生的1600 粒种子随机分成两份,其中 800 粒播在有光处,另 800 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结果:在黑暗处长出 798 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出 796株幼苗,有 598 株绿色和 198 株白色,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从理论上推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所长出的幼苗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理论比例?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生成的影响” , 则:
① 实验材料应选基因型为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的玉米种子。
A.AA B . aa C . AA或aa D .AA和aa
② 设计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经过选择的、数量相等的两份种子分别种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环境中,观察对比种子萌发后的幼苗表现型情况。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利用这些微生物来处理废纸,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请参照下面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需要用含、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从中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2)④处接种的菌种通常是,在产生乙醇(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3)在菌种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均要进行处理,利用高温处理时可使微生物的等物质发生变性。
(4)在人工培养菌种时,往往需要纯化菌种。如果要在固体培养基中纯化某菌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和。
(5)向糖液接种后,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原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___________。
(6)若接种时混入了醋酸菌,在⑤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酒精转变成醋酸?。原因是。
1909年,瑞典遗传学家研究燕麦中籽粒颜色的遗传时发现,在若干个红粒与白粒的杂交组合中有如图A、B、C所示的情况。已知下述的每组杂交在F2的红粒中呈现出各种程度的差异,红色深浅程度由控制红色的基因数目决定,而与基因的种类无关。请据图回答问题:
A组B组C组
(1)根据A组、B组、C组可推出籽粒颜色的遗传依次涉及对、对、对等位基因。
(2)对C组的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种(考虑红色的深浅程度),比值为,试对该比值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下图表示某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演替。在该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将会,其稳定性将会不断增强。
(2)C阶段森林中的全部树木是否构成一个群落?(填“是”或“否”)。
(3)C阶段森林中的某种松鼠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观察中发现,该种松鼠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偶尔在地面活动,这种位置状态叫做种群的。
(4)研究发现,B阶段湖泊中的有些青蛙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这些青蛙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
(5)在某个季节,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某人因感染沙门氏菌,患了急性肠炎,有轻微的发烧症状。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病人体温升高的过程中,由分泌的某种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增加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使人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多。在这一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填“能”或“不能”)持续发挥作用。
(2)若此人还出现口渴、嘴唇发干症状,说明此时其血浆渗透压与正常时相比(填“偏高”、“偏低”或“保持不变”),其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其体内调节水平衡的
激素的释放量发生相应变化。
(3)沙门氏菌在肠道内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人体血液成为,机体将会通过免疫解除其致病作用。
为探究人参叶片(掌状复叶中间小叶片)展叶期间光合作用特性(其中,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某科研小组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图1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保证采集的实验数据科学有效,应保持、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2)据图1判断,第2天至第3天总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3)图2中光补偿点(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总体变化趋势下降,其产生的原因是。
(4)撤掉光源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H]的移动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