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
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B分子属于 分子(极性、非极性);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 L。
(4)检验K中阳离子常用的方法是 。
(5)L浓溶液的保存方法是 。
氮元素可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NH3和N2混合气体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化学烟雾易在PM2.5尘粒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3、CH2=CHCHO、HCOOH等二次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其结构式为N=N=O |
B.O3的沸点大于O2 |
C.CH2=CHCHO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
D.HCOOH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原因与氢键有关 |
(3)在配合物中,下列微粒NH3、NH4+、NH2OH不能作为配位体的有____________。
(4)图a为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示意图,该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晶胞结构如图b,晶胞边长为dcm,该晶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如下
(1)煅烧贝壳时,贝壳的主要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主要经历了三步化学变化,写出前两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步反应(MgCl2Mg+Cl2↑)中,每生成1molMg,转移的电子的数量是____________。
(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请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输送氯气的管道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漏气,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2NH3+3Cl2=N2+6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用该方法检验管道泄漏处会产生白烟
B.管道泄漏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C.该反应中的HCl是氧化产物,N2是还原产物
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避免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
①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②由乙炔制氯乙烯
③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由乙烯制聚乙烯 ⑥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⑦实验室制乙烯 ⑧由甲苯制取TNT
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⑩乙苯的制备:
(1)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⑧和⑨的化学方程式: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