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选择透过性 |
D.与③、④、⑤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A.2:1 | B.3:1 | C.3:1:3:1 | D.4:2:2:1 |
下图是A、B两个家庭的血友病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已知甲DNA分子一条单链中的(A+G)/(T+C)=m,乙DNA分子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则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B.突变型(雌)×野生型(雄)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