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 mol·L—1 |
0.010 |
0.02![]() |
0.020 |
c(CO2)/ mol·L—1 |
0.010 |
0.010 |
0.020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
B.平衡时,甲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产物,是一种新型抗炎、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等,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贝诺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
B.贝诺酯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
C.1 mol贝诺酯最多可以消耗6 mol H2 |
D.贝诺酯的分子式为C17H14NO5 |
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 |
B.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C.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 |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 |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B、C在同一周期;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也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A>C
B.A元素的氢化物可与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C.C单质着火后可用CO2进行灭火
D.C的氧化物既能与HF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B.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C.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
D.白磷转化为红磷为物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