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 B.1mol氧的质量等于16g |
C.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 D.12g12C所含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1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 |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
C.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 |
D.原混合溶液中的![]() ![]() |
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
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
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
![]() |
![]() |
![]() |
![]() |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推出与水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 |
B.SO2和湿润的Cl2都有漂白性,推出二者混合后漂白性更强 |
C.H2CO3的酸性比HClO强,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
D.根据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可以制取NO2,推出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也可以制取NO2 |
已知X、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得到E、F、G。下列假设与结论能对应成立的是
选项 |
假设 |
结论 |
A |
若X、Y均为固体,E为气体 |
则E一定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B |
若该反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 |
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不同(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
C |
若X为单质,Y为氧化性酸,气体E是能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
则Y一定是浓H2SO4 |
D |
若X为有机物,得到E是一种红色沉淀 |
则X一定是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