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
|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
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实验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
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
|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类物质层、沉淀层 | 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类物质层 |
| C.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 | D.甲苯层、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 |
关于DNA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小于0.14mol/L的NaCl溶液中,随浓度增大,DNA溶解度也逐渐增大 |
| B.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小 |
| C.DNA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 D.DNA可完全溶于酒精中 |
破译基因组成的遗传信息,首先要提取DNA,下列不适于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的是()
| A.鸡血细胞 | B.蛙的红细胞 | C.人的成熟红细胞 | D.菜花 |
鉴定DNA的试剂是()
| A.斐林试剂 | B.苏丹Ⅲ染液 | C.双缩脲试剂 | D.二苯胺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