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受到F1、F2、F3、F4、F5这5个力的作用而利于平衡状态,现在其中F1=10N, F2=10N, F1与F2相互垂直,现将F1、 F2都从10N慢慢增大到15N,设这两力的大小改变快慢相同,其它几个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加 |
| C.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 |
| D.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将一单摆向左拉至水平标志线上,从静止释放,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障碍物,摆球继续向右摆动。用频闪照相机拍到如图所示的单摆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周期之比为3:2. |
| B.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摆长之比为3:2 |
| C.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线速度变小,半径减小,摆线张力变大 |
| D.摆球经过最低点时,角速度变大,半径减小,摆线张力不变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为氢原子跃迁时可能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氢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
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
代表入射角,则
A.当 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
B.无论入射角 是多大,折射角 都不会超过![]() |
C.当入射角 时,折射角![]() |
D.当入射角 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 |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
匀速下滑, 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等于零 |
| B.不为零,方向向右 |
| C.不为零,方向向左 |
D.不为零, 较大时方向向左, 较小时方向向右 |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
| B.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
|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