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具有相同的微粒直径 | B.都呈红褐色 |
C.都能透过半透膜 | D.都存在布朗运动 |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 Y(g) + Z(g)△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5 |
17 |
20 |
X的浓度(mol·L-1) |
1.0 |
0.4 |
0.4 |
0.7 |
0.7 |
A.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1·min-1
B.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0.625
C.1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
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1L pH=3的盐酸和醋酸能消耗等质量的镁粉 |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将增大 |
C.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
D.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离子浓度均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的第IIA族 |
B.构成单质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
C.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
D.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3的溶液中:Na+、CO32―、Al3+、ClO― |
B.c(H+)/c(OH―) =1010的溶液中:K+、Fe2+、Cl―、SO42― |
C.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HCO3―、Cu2+、SO42― |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K+、NO3―、Si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