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
A.群落 | B.种群 | C.生态系统 | D.生物圈 |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在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A.地衣 | B.苔藓 | C.土壤微生物 | D.草木植物 |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年)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种群数量(个) |
25 |
46 |
208 |
440 |
770 |
1380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配,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下降 | B.上升 | C.保持稳定 | D.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