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
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 1 |
6 |
3 |
2.5 |
9 |
| 2 |
6 |
5 |
2.5 |
20 |
| 3 |
6 |
8 |
2.5 |
24 |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应为 ;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 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图电流表的示数是A;图电压表的示数是V;图电阻箱的示数是Ω。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操作出现了错误如图,其错误是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4)把图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恰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
|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
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
|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
|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
|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