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 tan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 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画出v – 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
如图,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R2=8Ω.当电键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那么当电键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
A.0.28A B.0.25A
C.0.22A D.0.19A
已知如图,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110V,60W”和“110V,100W”,另外有一只滑动变阻器R,将它们连接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要求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并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应使用下面哪个电路?
下图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 2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A.一对 | B.二对 | C.三对 | D.四对 |
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