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重组细胞分裂多次后,兔卵细胞质中的蛋白因子会替换原大熊猫细胞的调节蛋白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的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可在同一器官中找到

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图示卵细胞形成过程
B.②图示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③图示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D.④图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是

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
C.将温度提高到80℃
D.将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