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旧 书
李琬
①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下到这个书店望望。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令人无比渴望。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
③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④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⑤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书皮破败,纸页油腻。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⑦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⑧《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
⑨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漫漶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⑩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
⑪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我们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文章第②自然段描写那家旧书店,有何作用?
文中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请结合⑦~⑩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旧书的不同之处。
解释“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五彩瓷
沙舟
济南城雅风轩古玩店苏掌柜,个矮干瘦,全无山东大汉的豪壮,通身透出江南才子的灵机。这日,有个长袍革履戴礼帽的年轻人,手提一只皮箱步入雅风轩,问这里收不收旧物。苏掌柜上下打量一眼来人,盯住来人提着的皮箱,问有何宝贝,拿出来瞧瞧。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苏掌柜看到将军罐,眼睛一亮,俯首仔细端详。将军罐约四十厘米高,品相极佳,没有丝毫破损。底部“大明正德年制”款,周正清晰。苏掌柜一番品赏后暗喜,遇到大宝贝了,就这么高大的将军罐,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掌柜让来人开价。来人道,这只五彩将军罐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急于留洋用钱,不得已才出手,掌柜若有意收藏,一口价,一千块大洋。苏掌柜咂舌,嫌价太高,道时下行情,最多值六百块大洋。来人口气很坚决,少一个子儿他也不出手,说着捧起将军罐,就要往锦盒内装,苏掌柜抬手按住将军罐道,价钱可以再协商,八百块大洋怎么样?来人坚持一口价,少一个子儿便走人,好玩意儿不愁买主。苏掌柜见来人没有还口的余地,轻拍了下柜台道,成交。不过,他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要来人稍等片刻,容他筹措。
苏掌柜出去三四盏茶的工夫,匆匆而归,将一千块大洋置于来人面前。来人收起大洋,冲苏掌柜笑笑,拱手告辞。
苏掌柜如获至宝,手托水烟袋,笑吟吟地凝视着将军罐,尽情品赏。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明代五彩瓷的制作,是先入窑烧制青花,出窑后再填上红、绿两色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称作后填彩。由于五彩瓷是二次烧制,一些烧出青花未填彩的半成品流入到民间,过几百年后,有人填上彩入窑烧制充当真品。这只将军罐就属于此种情况,苏掌柜是从填彩上看出破绽的,填上去的彩稍微艳了点儿。
苏掌柜正在懊丧之际,一名玩童手持一封信跑进雅风轩,问谁是苏掌柜,有位先生让把这封信交给他。苏掌柜接过信,取出信笺,见上面写着“有来有往”,落款“天津云祥斋”。
苏掌柜看到“云祥斋”三个字,脑袋“嗡”地就涨大了。
苏掌柜原籍江西赣州,少时在景德镇学过制瓷,拉坯、挂彩都很在行,后来对复制古瓷发生兴趣。有一年,他偶得一对明代赏瓶,填上彩二次烧制成功,充当五彩瓷带到天津,以一千块大洋被云祥斋收购,当时可谓天价。他不便在天津久留,想日后云祥斋巩掌柜定会发现那对赏瓶青花图案完整,彩是后填上去的,就揣着这笔钱来到济南,开起古玩店。不料二十年后,云祥斋巩掌柜后人,以同样的手段给他来了个“请君入瓮”,所不同的是,将军罐属五彩瓷半制品,青花图案不完整,填上彩后,一般人很难鉴别出是赝品,要不是先前作过假,有所经验,填上去的彩稍艳了点儿,他也不能看出是赝品。
苏掌柜捧起将军罐欲摔,抖几抖舍不得撒开,这可是花了一千块大洋的物件,若留着准能以更高的价出手,但又不愿再做售假之人。犹豫之间,店外有个耍猴的,蓦然捶响铜锣,他一哆嗦,将军罐脱手坠地。他盯着满地摔碎的瓷片,叹一声道,碎得好,省得关不住贪心,使人上当受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
请简要概括苏掌柜的形象特征。
本文写关于苏掌柜与云祥斋的旧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2)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南洋的脚印
徐风
①乙酉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马六甲。
②夕阳下的圣安德鲁教堂响起了袅袅不绝的钟声,栖息在福莫沙广场巨大的荷兰风车上的白鸽正在徐徐起飞。这里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一个古城。我有感觉。许多地方走过了,我没有感觉;风景是一种灵性的呼唤,让我有感觉的地方必定与我的性情有着某种暗合。
③我在马六甲小城的一条唐人街上走得惶惑,是因为我固执地要在这里寻找一位故人的足迹。六十六年前,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宜兴人悄悄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他只带了一卷宣纸和几支毛笔,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没有闲情逸致;他一天画十几个小时,他卖画,从新加坡卖到马来西亚,每天把一口袋一口袋的钱寄回国内,支持抗战。他的祖国已经沦陷,炮火正在每一寸国土上燃烧。国已破,家亦亡,各路名士凄凄惶惶作鸟兽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就徐悲鸿而言,当时他已名满天下,只要他愿意,可以去做官;他可以去发财,当时发国难财的君子小人何其多矣;他还可以躲到象牙塔里去搞他的艺术,或者干脆颓废沉沦。
④琼州会馆。侨生客栈。黄麻子蛇馆。鑫记百货。福贵金店。剥落的繁体汉字招牌点缀着马六甲的汉唐遗韵。但一路走来的我显然已找不到六十六年前那位宜兴前辈在此留下的任何踪迹。是的,现存的史料对徐悲鸿在马六甲小城卖画只是一笔带过。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我一走进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他的气息。那是一种冥冥之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会心的默契。导游也坚持说她听年迈的居民说过当年徐悲鸿在这里卖画的情景。那是非常炎热的天气,徐悲鸿依然穿着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粗大的自来水画笔。脸上则荡漾着江南人特有的自信的微笑。他画得汗流浃背,宜兴人吃不消那样闷热的桑拿天。这里的榴莲也不合江南人的口味。他日夜地画,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命地挣钱,多卖一幅画,也许就可以多买一箱子弹。心在流血,他笔下的苍鹰却依然雄健,烈马依然奔腾,雄鸡依然高亢,天下兴亡在一个爱国的文人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从屈原到范仲淹,莫不如此。
⑤1939年的徐悲鸿在这里或许还会与一个朋友见面,他叫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时他已躲到新加坡,在一份华文报纸做编辑。战争不需要小说。他懂日语,但恨日本人。徐悲鸿来办赈灾画展,他连篇累牍地写文章捧场,称悲鸿的名字“已经与世界各国的大画师共垂宇宙”。因此我想,他们的见面应该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或许会选一家能做江南菜的酒楼。这里不会有绍兴的黄酒,达夫是酒仙,身上有名士气,喝酒若喝不痛快,他会用富阳话骂娘;悲鸿则不善饮,但他会不断替达夫斟酒。他们说得最多的当然是国事,他们对局势的分析都不乐观。日本人已经嚣张得要与全世界为敌。悲鸿却还要在东南亚走下去,他还要去印度见泰戈尔。他还要继续用他的一千多幅画去宣传抗日、赈济灾民。而达夫恐怕在新加坡也呆不下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个有抗日倾向的大文豪呢?
⑥天色渐渐晚了,马六甲的风也是烤炉般的热。我终于登上全城最高的圣保罗山,这里有一座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据说是古老的阿法摩萨城的最后遗迹。就像中国的圆明圆一样,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我想,当年徐悲鸿和郁达夫也许就在这里道别。看见了吗,那里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指着不远的马六甲海峡对岸的一处岛屿说。我心里一紧,那影影绰绰的所在,就是郁达夫最后的蒙难之地。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他被日军杀害了。徐悲鸿得到消息,难过得久久不能言语。马六甲竟是他们的永诀之城。
⑦夜幕降临的时候,我要离开这里去吉隆坡了。万家灯火的马六甲并没有依依惜别的意思。但我还是有感觉。我相信这里的许多条街巷里有悲鸿的脚印,相信一些油漆剥落的门楣或樟木箱里深藏着与悲鸿有关的故事,那是一定的。那些老故事就像老酒,一百年两百年后,依然会弥漫着芬芳。
(文章有删节)
分析第②段和第④段段首景物描写的作用。
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作者在马六甲小城寻访徐悲鸿的遗迹,为什么要写郁达夫?
文中为什么要把想象中徐悲鸿和郁达夫道别的地方安排在圣保罗山上圣地亚哥城堡的废墟上?
作者反复说他对马六甲小城“有感觉”?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当今世界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无形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加入了WTO,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中西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严重入超。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因此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臵;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而且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 “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赤字”现象。
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拿什么“走出去”?
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缔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人类进人太空时代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又得到了不断地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不和谐。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率上升等现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诚然,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必将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新的智慧。
因此中国文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出去,展示给世界的,不再是19世纪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败脆弱的文化,更不是持“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扩张性文化,而是一个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可以与世界各国合作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宽容精神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
下列各项中,据文意不属于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济在不断走向世界,而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
B.中华文明崇尚包容,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
C.只有经济输出而无文化输出的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D.中国要让世界了解其优秀文化,要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的进程。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的“中国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中国文化指的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B.汤因比认为,拥有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国文化,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了新的智慧。
C.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和”文化的三重意味。
D.中国文化中的“和”文化,能够彻底化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与冲突。

根据全文内容并联系中国实际,请你为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欧·亨利
夜幕初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到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好吧,请你给我说说这些来往的人群。他们都上哪儿去?他们干吗这么匆匆忙忙?他们快活吗?”那年轻人没有回答,他不明白他应该扮演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跑到这儿来,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朝一日爱上一个男人的话,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当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的人的时候,你是当真的吗?”“我确实是当真的。”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孩子缩了回去。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那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可是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坏人多。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你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她那优雅的身姿。然后他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转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进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女孩子开始表现出几分热情,而后却又“冷冰冰的”;宣称“讨厌享受,讨厌珠宝”,后来却又说要乘红色轮子的汽车参加音乐会……这些前后矛盾之处都表现出女子善变、不可捉摸的性格特点。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根据具体的情景,简要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她的书出了她的手指。
②女子略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小说细节描写很成功,请举三处例子分析细节描写的意义。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篇小说在今天有什么现实主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恐双溪舴艋舟
——关于当代油画卡通倾向的思考
剑武
近30年来,当代油画从人性化、家居化、卡通化……一路走来,可谓奇光异彩,可就是在这表面的五光十色里,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看到了从一种雷同走到一种新的雷同,从一种偏执走到一种新的偏执,从一种无精打采走到一种新的无精打采。
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红光亮一统天下的极端境地,为此,我们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从思想、学术、艺术诸方面做了许多年反反复复的清算、整理,以期拨乱反正,包括以激越方式进行的“八五新潮”等,从而使我们的造型艺术家在几无羁绊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创作,在几无要求的状态下创造个人风格,如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了爆发,艺术家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艺术天地因此而千姿百态,但是,由此走来,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有深刻的人文思想,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自觉的反省能力,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强有力的自我调整与自我改造能力,因此,我们又有了许多的不如人意。
我们从红光亮的炫目眩晕中走出来,有了振聋发聩的伤痕艺术,有了洞幽烛微的反思历史的艺术,有了深入骨髓的探索人性的艺术,有了以小见大的展示市井的艺术,有了粗犷沉重的展示下层人生活的艺术,但是,任一艺术探索的成就确定以后,便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的引导下,出现一阵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他人模仿,高昂的艺术激情不日即被让人哭笑不得的仿制兑换成了平淡如水,兑换成了俗不可耐……且有人美其名曰:风格。眼前,在年轻艺术家中大量出现的油画卡通化正在沦入这一怪圈,而让人担忧。
这些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学子是在卡通逐步盛行的年代长大的,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因此,在他们进入自我主张从事艺术创作时,自然而然地便借用了卡通手段,本是无可厚非。关键是,他们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停留在语言本身。他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如何将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上,而把眼前的一切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抽象了、淡化了、埋没了、忽略了,甚至排斥了。他们身处的一个伟大时代,在他们的作品里只剩下一堆平面化的玩偶。崇高被消解、深刻被填平的同时,艺术所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也被消解了填平了。同时,生活圈子狭小、视野平低的不足也影响着他们的自我突破。这些问题应当得到年轻朋友们重视。
从年轻人的创作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问题,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问题,也可以看到整个艺术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在组织艺术创作、主办艺术展览、开展艺术教育、设立科研选题的时候,有没有在口号下确定实施方案,有没有在方案下确定任务,有没有在任务里确定人选,有没有在人选里考虑年龄梯次,有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安排新老交替、文脉传承这个千秋伟业。如果我们不把年轻学子的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考虑到我们的工作中、安排在我们的活动中、体现在我们的成就里,我们组织的创作不就是为名人设局吗?我们主办的展览不就是为同门办事吗?我们开展的艺术教育不总是戛然而止吗?我们从事的科研不就成了一些人的所谓观点的同义反复吗?
不管我们多么有能耐,不管艺术界人士多么长寿,未来都属于年轻人,因此,我们应当提供条件、提出要求,让年轻的艺术学子打开窗户、敞开心扉,融入并深入社会生活,认识并表现伟大时代,否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从人性化到家居化再到卡通化的发展历程。
B.我们的油画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完全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
C.在文革结束后,我国油画领域开始由红光亮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变为千姿百态的艺术天地。
D.在新的时代,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自查自纠能力。

下列对当代油画出现卡通化倾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的艺术学子多数出生在卡通逐步盛行的1980年前后,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所以他们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必然就会借用卡通手段。
B.多数艺术学子将如何把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忽视甚至排斥了客观世界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
C.这些艺术学子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而生活圈子小、视野不开阔又影响他们自我突破。
D.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对年轻学子“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没有足够重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让人看到了雷同、偏执、无精打采等许多无奈。
B.作者批判了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引导下,出现的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模仿他人的创作。
C.作者认为,透过年轻人创作中的问题,可以看到年轻人自身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整个艺术的问题。
D.文章末尾引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愁的是当代油画领域中的卡通化趋势得不到遏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