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所示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导体棒直径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
某物理实验小组在使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某一电阻阻值,选择开关指在“×100”欧姆档,指针指示位置如图b所示,则这电阻是
。如果要用该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140
的电阻,为了使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 (填“×1”“×10”、“×100”、或“×1k”)。 在使用欧姆档时要注意,变换另一个倍率的欧姆档后,必须重新 。
质量为1.0×103kg的升降机,可携带的最大载重量为7.0×103N,升降机上升时或下降时摩擦阻力恒为4.0×103N,该升降机至少要配功率P=_____________kW电动机,才能使它以3m/s的速度上升。
如图所示为某电场中的几条电场线和等势面,一重量不计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沿AB曲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此粒子带的是______电(填正、负),经过A、B两点时的加速度aA_____aB(填>、<、=),经过A、B两点时的速率VA _____VB (填<、>、=)。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测量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mm。
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的4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0c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λ=cm。
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一次实验光路图,PQ为玻璃砖入射面的法线,MN、EF均垂直于法线PQ并分别交于N和E点,入射点O,取OM=OF,用刻度尺量出MN、EF的长度,则折射率,改变改射角i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可量出MN,EF的多组数据。现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1 |
2 |
3 |
长度平均值 |
n |
MN/cm |
1.68 |
1.78 |
2.12 |
1.86 |
1.49 |
EF/cm |
1.12 |
1.24 |
1.40 |
1.25 |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
MN/cm |
EF/cm |
n |
n |
1 |
1.68 |
1.12 |
1.50 |
1.48 |
2 |
1.78 |
1.24 |
1.44 |
|
3 |
2.12 |
1.40 |
1.51 |
上述两位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正确的是(填“甲”或“乙”或“都正确”)
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
(2)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M、P、N,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和ON。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m1,靶球的质量为m2,如果测得近似等于,则认为成功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