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u+只被氧化 |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
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
C.如果某一基态原子3p轨道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 |
D.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OH-)=10-13的溶液中:Na+、ClO-、F-、K+ |
B.能使广泛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Ba2+、Cl-、Br- |
C.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Cl-、S2-、OH- |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 ![]()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
B.HClO的电子式:![]() |
C.K2O的电子式:![]() |
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钾的电离方程式:KHSO4=K++H++SO![]() |
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 |
B.a点对应的Ksp不等于c点对应的Ksp |
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 |
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 |
T ℃时,某NaOH溶液中c(H+)=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中所示:
序号 |
NaOH溶液的体积/mL |
盐酸的体积/mL |
溶液的pH |
① |
20.00 |
0.00 |
8 |
② |
20.00 |
20.00 |
6 |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3 B.4 C.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