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
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溶液变成无色 |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 H2O |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Cl- | B.Ba2+ Na+Cl- SO42- |
C.Ag+ Al3+ NO3-H+ | D.K+ H+ SO42-OH-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CF2=CF2)与乙烯(CH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F2—CH2—CF2—CH2—”的连接方![]() |
B.合成“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
C.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
D.该材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要证明一氯甲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冷却后加入HNO3后酸化⑥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
A.④③①⑤ | B.②③⑤① | C.④③① | D.⑥③⑤① |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下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溴水反应,且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耗6 mol Br2 |
B.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NaOH反应 |
C.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7 mol |
D.维生素P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2 mL 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和4 mL 0.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不够量 | B.硫酸铜不够量 |
C.乙醛溶液太少 | D.加热时间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