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对图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
B.为获得多倍体,使用秋水仙素溶液作用于BC段 |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
D.该图示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
下面四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
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 |
C.用含有S和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在研究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某种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 |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的叙述是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
C.X轴为氧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
D.X轴为时间,Y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酸量,在c点时,改变细胞通透性,K值将改变 |
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
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 |
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
D.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H=c时,e点为0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质网与细胞膜中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的更新有关 |
B.酵母菌细胞内的mRNA只能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合成 |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D.人体内精细胞变成为精子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