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错误的是
| A.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
|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
|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溶胶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
|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
|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
| C.艾滋病患者体内可以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
|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
某人受伤后,走路正常,能看懂文字听懂话,就是不能讲话,损伤部位是( )
| A.大脑 | B.脑干 | C.小脑 | D.脊髓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
|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
|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
|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子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之后进入血液,特异性地运输到靶器官 |
| B.甲状腺激素含有肽键,不能口服 |
| C.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细胞分布较广 |
| D.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