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
A.叶绿素a与叶绿素b | B.叶绿素a与叶黄素 |
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 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
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 |
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
C.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效应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
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
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可以合成黑色素 |
B.若b2为RNA链,则反密码子的序列与b1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可不断合成物质乙 |
D.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DNA分子含量多于8个 |
右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
某植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16条,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细胞在不同时期的DNA分子数是不同的.据下面所提供的DNA数目.选择正确答案:
时期I |
→时期Ⅱ |
→时期Ⅲ |
→时期Ⅳ |
16 (A细胞 ) |
32 |
16 |
8 ( B细胞 ) |
16 (C细胞 ) |
32 |
16 (D细胞 ) |
|
8 (E细胞 ) |
16 ( F细胞 ) |
A.B细胞高度分化,一定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B.B细胞一定是卵细胞
C.A与C可以是同种细胞
D. E细胞到F细胞一定经过受精作用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