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
B.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
C.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判断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体现出原子核外电子层呈现周期性变化 |
B.原子半径:W>R>X |
C.W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较,前者强于后者,可证明非金属性:R>W |
D.R、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下列物质的工业制备原理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Na2CO3+Ca(OH)2![]() |
B.乙醇:C6H12O6![]() |
C.二氧化硫:Cu+2H2SO4(浓)![]() |
D.氯气:Ca(ClO)2+4HCl(浓)![]() |
下面对数据资料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利用热效应大小可以判断某些物质的稳定性强弱 |
B.利用密度数据可判断液体混合物是否可以通过蒸馏分离 |
C.利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
D.利用溶解度数据可推测将一些物质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A.乙酸乙酯 | B.乙酸丁酯 | C.丁醇 | D.乙酸 |
碘具有升华的性质,利用该性质可用于指纹鉴定,因为
A.汗液中有AgNO3,可以与碘生成黄色沉淀 |
B.汗液中有NaCl,可以与碘发生化学反应,有颜色变化 |
C.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碘易溶于皮肤分泌出的油脂中,有颜色变化 |
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碘与汗液中的淀粉有颜色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