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健康人的汗液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 |
B.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则该细胞质流动方向实际为顺时针 |
C.叶绿体中色素溶于酒精,可利用这一原理提取新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
D.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植物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有两幅是错误的。请将其余正确的图片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其中排在第1位与第3位的图片分别是 ( )
A.①② | B.①⑥ | C.③② | D.④⑤ |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由此可知 (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 |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
D.Na+-K+泵只对维持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
B.效应B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观察下列图解或图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甲和图乙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④⑤过程 |
B.图甲、乙、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C.图丙的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
D.图甲中的①②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图乙中⑥过程属于配子间的随机组合 |
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可以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比值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
B.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
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或G/C对变成A/T对 |
D.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