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
A.花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3H | B.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
C.花粉粒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 D.根尖细胞中有48个DNA分子含3H |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
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相关 |
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B.在可溶性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未加热前溶液呈蓝色 |
C.浸润在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因为吸收过多而涨破 |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
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
B.衰老叶片中甲、乙色素的含量显著减少 |
C.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
D.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
A.细胞癌变的结果 | B.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C.基因突变的结果 | D.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