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选项 |
物质(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 )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 ) |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
C. |
溶液( ) |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D. |
溶液( ) |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 |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
合理使用化肥,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B.草木灰是磷肥 |
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 D.硝酸铵的含氮量35% |
高纯度单硅的制取反应为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O是还原剂 | B.C发生还原反应 |
C.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 D.SiO2是氧化剂 |
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是化合反应 |
B.有单质生成 |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
在“3H2SO4”中,包含着“1,2,3,4”四个数字。下列对这四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 B.“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
C.“3”表示分子的个数 | D.“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