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
B.荧光消失是由于该实验中ATP—ADP循环无法进行 |
C.滴加蒸馏水,荧光出现2 min后才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
D.该实验说明,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 |
下列事实能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特点的是
A.幼叶中K+的含量较多,落叶中却很少 |
B.蒸腾作用旺盛,矿质离子运输快 |
C.供给植物(NH4)2SO4时,NH![]() ![]() |
D.只要叶绿素不分解,叶片中的Mg2+就不会移动 |
将蚕豆叶表皮浸泡在尿素的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中,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壁被破坏 | B.原生质层被破坏 |
C.尿素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 D.尿素溶液中的离子不断进入细胞 |
植物在秋天落叶后,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基本停止,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温降低 | B.光合作用减弱 |
C.蒸腾作用减弱 | D.呼吸作用减弱 |
当土壤中缺少镁元素时,植物首先受害的部位是
A.新叶 | B.老叶 | C.新叶和老叶 | D.茎和新叶 |
为了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常采取的措施是
A.常疏松土壤 | B.多喷洒农药 |
C.高浓度施肥 | D.大量的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