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
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
| B.荧光消失是由于该实验中ATP—ADP循环无法进行 |
| C.滴加蒸馏水,荧光出现2 min后才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
D.该实验说明,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 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
图1是某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对该家系中l~4号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用电泳法分离,结果如图2,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个不同的条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2 中的编号c 对应系谱图中的4 号个体 |
| B.条带2 的DNA 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
| C.8 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 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
| D.9 号个体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l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中
| A.雌果蝇中红眼占1/2 |
| B.白眼雄果蝇占1/2 |
| C.缺失l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 |
甲(—A—T—G—C—)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参与反应的一种物质。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糖 |
| B.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
| C.丙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
| D.甲和乙共由5种核苷酸组成 |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
|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
|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
|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