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图示:
(1)左图中①是指 ,②是指 。
(2)①细胞在③淋巴器官处经抗原刺激后,①细胞分化成⑤ ,②细胞在④淋巴器官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⑥ 。
根据上右图回答问题:
(3)请写出下列标号所对应的名称:① ④ 。
(4)反应阶段为 (用字母表示),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
(5)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 ,形成大量的 ,产生更强的 。
(6)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对付炭疽杆菌外毒素的 ,这
属于 免疫。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__________(是或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l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
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群落中的__________关系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是___性遗传。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和___。
(3)Ⅲ10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
生出病孩的概率为___。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 ;实验二:______ ;实验三: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