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久置的纯蔗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经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对此问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暴露在外,会被氧气氧化而具备还原性
B.蔗糖是一种还原性糖
C.蔗糖溶液中的微生物将蔗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D.蔗糖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后,生成还原性糖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以下实例,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臂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菜粉蝶为十字花科植物传粉,但其幼虫菜青虫又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幼叶为食
⑥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可能的
答案
种内
互助
种内
斗争
互利
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种间
互助
A







B






③⑤
C


①③




D


①⑤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C.调查右图中Ⅰ、Ⅱ、Ⅲ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D.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
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

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B.春运期间,龙岩火车站人口密度变化与①②无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其特征③进而影响②
D.菜田中某害虫种群密度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由③④决定的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 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捕获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标记数
初捕
50
28
22
50
重捕
50
32
18
10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