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溪 桥 晚 兴
郑 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1、郑协:南宋遗民。2、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景用了哪些手法?都写出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杨花、杜鹃来表达感情,通常表达怎样的感情?举你学过的诗句印证你的观点 。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东马塍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流水声。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 分)
(3)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4 分)
上片末尾,周邦彦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况。二人所处环境均为低湿之地:周邦彦是“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白居易则是“住近湓江地低湿,”。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顿之感:周邦彦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为官;白居易则是“ ”,被贬为江州司马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彦凭阑,大有二人同为苦命之人的感慨,这就应了白居易所说的“ ”。两位诗人隔空交会,可谓宦海漂泊,古今同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折桂令·宣城怀古
【元】卢挚
对江山吟断高斋,想甲第名园,棠棣花开。晓梦歌钟,高城草木,废沼荒台。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
【注】①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②麻姑:据《神仙传》记载,她貌似十八九岁,而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8.这首元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9.请简要赏析“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这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注】①曹松;晚唐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一生为生计奔波.②昭:明亮,美好。
曹松作诗,炼字琢句,请从颔联中选出最有表现力的两字,简要分析。
诗人由春临联想到了什么?诗歌的后两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完成后面的题。
[中吕]朝天曲
元张养浩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①。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②钓滩,韩元帅③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注]①连云栈:本指横贯秦岭的一条高与彩云相连的栈道,此处比喻宦途之险恶。②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③韩元帅:指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后被诱杀。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湖山佳处”两句用绚丽的语言描写了隐居地。前面用三个短句造成急如流水的气势,到“湖山佳处”便如落深潭,突出了隐居的清静。
B.白云在天山,不说满天白云风吹散,却说“满地白云”,可见诗人隐居的这“屋两间”原正处在白云深处,仿佛白云正在脚下滚动。
C.结尾三句,把“严子陵钓滩”与“韩元帅将坛”拿来对比,让读者自己衡量判断孰安孰危,从而达到对宦途的否定和对隐居的赞颂。
D.写隐居之志,抒山林之情,是元曲中常见的内容,大多用曲折隐约之法,但此曲却一语道破,直迫鹄的,尖锐地指出宦途从政的危险。

曲中“偷”字用得非常妙,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