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铁粉),可能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填入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草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以甘蔗渣为原料用水解一氧化一水解技术制取草酸。
Ⅰ、步骤④是减压抽滤(见下图),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为了防止自来水倒吸入B装置,最佳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为了确定产品H2C2O4·xH2O中的的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w g产品配成100mL水溶液;
②量取25.00mL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1KMnO4溶液滴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2)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定时,前后两次读数分别为a mL和b mL,由此计算出该草酸晶体的x值是__________
Ⅲ、该小组同学在做实验Ⅱ②时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为此,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若干个并编号①,②,③…)、胶头滴管(若干支)、秒表
试剂:0.1 mol/L H2C2O4溶液、0.1 mol/L KMnO4溶液、稀硫酸、MnSO4固体
【实验内容】
实验(1):在①号和②号试管中分别先加入5m1 0.1mol/L H2C2O4溶液,然后各加10滴稀硫酸,且在②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再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滴0.1mol/LKMnO4溶液。现象如下(表1)
编号 |
①号试管 |
②号试管 |
褪色时间 |
90s |
5 s |
实验现象 |
均有气泡产生;②号试管的溶液褪色比①号试管的溶液快,它们颜色变化如下:紫红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无色。 |
实验(2):在①号和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m1 0.1mol/L H2C2O4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再滴加l0滴稀硫酸,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滴0.1 mol/L 的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如下(表2)
编号 |
①号试管 |
②号试管 |
褪色时间 |
100 s |
90 s |
实验现象 |
均有气泡产生;②号试管的溶液褪色比①号试管的溶液快,它们颜色变化如下:紫红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无色。 |
实验(3):在①号、②号和③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m1 0.1mol/L H2C2O4溶液,然后在①、②、③号试管中依次加入10滴、l mL、2 mL稀硫酸溶液,然后各加入5滴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如下(表3)。
编号 |
①号试管 |
②号试管 |
③号试管 |
褪色时间 |
88 s |
100 s |
120 s |
实验现象 |
均有气泡产生;①号试管的溶液褪色比②、③号试管的溶液快,它们颜色变化如下:紫红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无色。 |
(1)设计实验(1)对应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___。
已知A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组成的液态有机溶剂,N带有磁性,B、F、L、O、P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 D、F、J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是M(D)=2M(B)=2M(F),A和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常温常压)保持不变,I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反应①②③均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⑴A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业上叫______________
⑶高温下反应⑤⑥互为可逆反应,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加热条件下单质F与单质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完成反应④,请在下面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H= +180.5kJ/mol
C(s)+O2(g) =CO2(g);△H=" -393.5" kJ/mol
2C(s)+O2(g)=2CO(g);△H= -221kJ/mol
则2NO(g)+2CO(g)N2(g) +2CO2(g)的△H=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2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 mol,n(NO)="2a" mol,n(N2)="b" mol,且N2占平衡总体积的1/4。
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只含a、V的式子表示)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
A.v生成(CO2)=v消耗(C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③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右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如果要净化汽车尾气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4)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此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pC(g)
Δ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 |
c(A)/mol·L-1 |
c(B)/mol·L-1 |
c(C)/mol·L-1 |
0 min |
1 |
3 |
0 |
第2 min |
0.8 |
2.6 |
0.4 |
第4 min |
0.4 |
1.8 |
1.2 |
第6 min |
0.4 |
1.8 |
1.2 |
第8 min |
0.1 |
2.0 |
1.8 |
第9 min |
0.05 |
1.9 |
0.3 |
请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_,p=__________。(取最小正整数)
(2)第2 min到第4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 mol·L-1·min-1。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 min到第6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 min、第6 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 min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②第6 min_____________;
③第8 min_____________。
(4)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 kJ,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
NaCl是价廉且应用广泛的化工业原料,例如,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氯酸钾工业、肥皂工业等。
(1)19世纪60年代氨碱法是纯碱工业广泛使用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联合制碱法逐渐取代。
①请写出以NaCl为原料利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联合制碱法中,纯碱工厂与 工厂进行联合生产,以方便的获得原料 ;
③在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而在氨碱法中循环使用率不高的物质是 。
(2)氯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业产品,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等制造中有重要应用,工业中首先通过电解热食盐水制得氯酸钠,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即可得到氯酸钾沉淀。
①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的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氯酸钾,主要应用氯酸钾的 性;
②请写出电解食盐水生产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该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与氯碱工业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区别有 (请答出两点);
(3)在肥皂的工业生成过程中,也要使用NaCl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