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32P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化合物及结构均可能出现放射性的一组是
A.脱氧核糖和溶酶体 | B.肝糖元和高尔 | C.ATP和核糖体 | D.丙酮酸和内质网 |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H数目为16 |
B.纤维素、血红蛋白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
C.DNA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
D.脂肪既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又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
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了解到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2P标记腺苷,探知了DNA分子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