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 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说说你的理解。(4分)
(2)清代纪昀对此诗曾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请从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平中见奇"是诗人创设诗境的高妙处,请结合诗歌前两句,赏析这一妙处的体现。
答:
(2)运用拟人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以灵性,往往能够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简析诗歌这一手法的运用。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①词中所说的“心事”指什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②这首词上下两阕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2)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①“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②村行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之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诗中有两个字写思今之久,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