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可逆反应mA(g) + nB(g)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放热反应,m+n>p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
用纯净的CaCO3与稀HCl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右图所示。根据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
B. 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 |
C. FG段收集的CO2最多 |
D. 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
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
A.稀醋酸与0.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 = H2O(l) △H =" -57.3" kJ·mol-1 |
B.在101KPa下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 =-285.5 kJ·mol-1,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 △H =" +285.5" kJ·mol-1 |
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 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 .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 则Fe(s)+S(s)="FeS(s)" △H=" -" 95.6 kJ·mol-1 |
D.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1,则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为110.5 kJ·mo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B.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