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
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 B.等于2倍焦距 |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 D.大于2倍焦距 |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 B.正立、放大的虚像 |
C.倒立、缩小的实像 | D.倒立、等大的实像 |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
B.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
C.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
D.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