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 B.斐林试剂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稍后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
| C.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冒出大量气泡 |
| D.将溴麝香草酚蓝加入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溶液中,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用肉眼即可观察 |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后均匀再加入 |
| D.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
现有待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的不同液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
| 检测项 |
试剂 |
待区分的样液 |
| A |
双缩脲试剂 |
组织液和淋巴 |
| B |
双缩脲试剂 |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
| C |
斐林试剂 |
血浆与尿液 |
| D |
斐林试剂 |
组织液与淋巴 |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不溶于水),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取等量红薯块和土豆块,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至60 ℃颜色变化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不是还原性糖,是无甜味的糖 |
| B.休眠的红薯块茎中含有淀粉酶,休眠的土豆块茎中不含淀粉酶 |
| C.加入斐林试剂时应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再加入斐林试剂乙液 |
| D.由图中曲线可知,60 ℃时红薯中淀粉酶活性最高 |
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进行实验鉴定()
| A.碘液 | B.斐林试剂 | C.苏丹Ⅲ试剂 | D.双缩尿试剂 |
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