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氧气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氧气相对量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CO2释放量(mol) |
1.0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
B. 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
C. 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较好
D. 氧浓度低于5%时,苹果的葡萄糖消耗量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减少持续减少
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 B.y>x>z | C.z>y>x | D.z>x>y |
假定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下列四项中,除了哪项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渗透系统的理由( )
A.纤维素分子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
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C.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
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
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是()
选项 |
细胞结构 |
功能 |
A |
内质网 |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
B |
中心体 |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
C |
溶酶体 |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 |
D |
核仁 |
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有关 |
C.②是运动的,但①是静止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D.CO2、H2O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