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热化学方程S ( s ) + O2 ( g ) = SO2 ( g ) △H = -297.23 kJ/mol (反应在25℃,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1mol S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 |
| B.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 S ( s )和 1mol O2 (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 C.S ( g ) + O2 ( g ) = SO2 ( g )△H =-Q kJ/mol则Q>297.23 |
| D.S ( g ) + O2 ( g ) = SO2 ( g )△H =-Q kJ/mol则Q<297.23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1 mol Na与 O2完全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
| B.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2NA个电子 |
| C.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 |
| D.23gN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
A.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B.结构简式为CH2CH2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
C.符号为 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
D.电子式分别为 和 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 |
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与浓硝酸、浓硫酸两种混酸反应生成二硝基化合物,它是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
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二种异构体分离。在上述硝化产物中加入适量的98.3%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对所得的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B.向滤液中缓缓加入水后过滤 |
| C.向滤液中缓缓加入Na2CO3溶液后过滤 | 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后过滤 |
等质量且完全相同的三份铁a、b和c,分别加入到足量稀H2SO4中,a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4溶液, c中同时加入适量CH3COONa。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若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接通S1时,C(Ⅰ)的电极名称为阴极 |
| B.接通S1时,直流电源的右边为正极 |
| C.接通S2时,C(Ⅰ)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
| D.若将原来的电解质溶液换成含酚酞的MgCl2溶液,接通S1后现象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