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X、Y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
B.Y元素的氢化物是一种强酸 |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 |
D.其对应的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B.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下降,未加水 |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
有一定量的14% 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80 mL 28%的KOH溶液,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 | B.6mol/L | C.6.75mol/L | D.6.25mol/L |
.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mol/L时,加入等体积的0.20mol/L的K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最后混合物中K+的浓度是
A.0.20mol/L | B.0.25mol/L | C.0.225mol/L | D.0.45mol/L |
.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NaOH溶液和醋酸的反应 |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
C.NaOH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鉴别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
C.除去苯中的苯酚:向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 |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在溴乙烷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