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能区分溶液和胶体 |
B.一种分散系里只能有一种分散质 |
C.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烈弱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 |
D.分散系中分散质形成的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肢体、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
下列有关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HNO3是氧化剂,NO2是还原产物 |
B.若2 mol HNO3被还原,则反应中一定生成22.4 L NO2气体 |
C.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
D.硝酸在反应中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
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已知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试判断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PH4I加热易分解,且可产生紫红色气体 |
B.PH4I很稳定,加热不易分解 |
C.PH4I不能与NaOH反应 |
D.PH4I不能由PH3与HI化合生成 |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加水,观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