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
A.若m1 = 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
B.若m1 = 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少
C.若m1 = 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
D.若F1 = F2,则m1小于m2
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O
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
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
C.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D.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0 | B.36m | C.24m | D.39m |
如下图所示,某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 |
B.![]() ![]() |
C.![]() ![]() |
D.![]() ![]() |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诗中,作者在前一句和后一句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 流水 | B.河岸 竹排 |
C.青山 河岸 | D.流水 青山 |